close

新生兒患有「嬰兒腸絞痛」常會反覆尖叫或哭鬧不安,被人稱為「磨娘精」。
基隆長庚醫院小兒科醫師花曼津說,嬰兒腸絞痛多在出生後4個月消失,家長正確認識腸絞痛,就能陪寶寶度過這個階段。
花曼津說,許多新手父母對於新生寶寶來臨的喜悅,常會因嬰兒每晚哭鬧不休,轉為沮喪和疲憊。
她說,嬰兒腸絞痛的罹患率為5%到25%,多發生在出生後兩周到4個月大的嬰兒,症狀為反覆尖叫和哭鬧不安,1天至少發作3次,每次約三小時。
發作時間多在傍晚或深夜,寶寶會有情緒不安、臉部漲紅、腿部彎曲和腹壁緊繃的現象,大便較稀並含有少量黏液。
新生兒哭鬧不休時,花曼津建議家長採取以下步驟:觀察寶寶是否吃飽,不用堅持餵奶間隔時間;檢查尿布是否要更換;寶寶若鼠蹊部膨出一塊、睪丸紅腫或嚴重腹脹,都是外科急症,要迅速就醫。
若寶寶會嘔吐、拉血絲便、喝奶量明顯降低、活動力變差應趕快就醫。
花曼津說,寶寶哭鬧,如果量體溫,檢查耳、鼻、口和四肢都沒有特異常,就可能是腸絞痛作怪。
一般腸絞痛的治療可用熱毛巾熱敷腹部,或將嬰兒抱挺,用薄荷等驅風油以順時鐘方向在肚臍周圍按摩。
花曼津說,嬰兒腸絞痛在新生兒4個月大前會自行消失,家長只要用愛心和耐心陪伴寶寶度過這個階段,就能化解「家有磨娘精」的夢魘。


2008-01-05/聯合報/C2/基隆要聞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貞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