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逛住家附近的7-11是楊明每天的固定行程,
孩子喜歡在裡面摸摸玩具,看看有什麼新鮮物,
卻很少會要求大人買東西給他。
這天,好奇的貞媽看到門口擺了一台ibon機,就想去了解一下它的功能。
忍不防的,楊明不知何時站到身後表示他也想瞧一瞧。
這一瞧竟然對上眼了,久久不肯從貞媽的手臂上下來。
小人兒雖然不重,但貞媽的手臂還是撐不住,
就跟孩子表示手酦,楊明竟問我「什麼意思」。
没輒,只有把手放軟,讓孩子從身上下來,並告訴他「就是這個意思」。
當時楊明並没有很大的反彈,
心裡還暗自慶幸這台ibon機並没有這麼吸引孩子。
不料,晚上到7-11時,店員告訴我奶娃來這裡大鬧了一場,
還真是嚇了一跳。
隔天,再到7-11時,
孩子果然直接要我抱他看ibon機,
已有心理準備的我就告訴孩子只能看一下,
孩子當然不會依從,
等我覺得看够了,就慢慢地把孩子放下來。
這時,楊明就開始哭鬧的要我抱他,
直到發現這個方式没辦法得到貞媽的認同時,
轉而要拿椅子站(有够厲害,不知有没有人教過),
在公共場所當然無法允許楊明這樣的行為,
馬上用很堅決的語氣告訴他這些椅子是哥哥的,不能拿。
等到孩子的哭聲愈來愈小,心想:時機到了。
再一次的告訴楊明:「阿姨再抱你看一次。」
(下來時一定要記得告訴他,自己下來好棒。哭哭好醜、笑笑好可愛。)
這次很快的看過ibon機,楊明的哭聲也就不見了。
文章寫的「落落長」,就是想讓人明暸這整個事件的始末。
其實類似的事情常常發生,
只要大人妥協,小人兒就會常常做些要求,
日子一久,好的「堅持」性格就會變成「任性」了。
所以在這一線間的拿揑是非常重要的。
最後再次附上貞媽教孩子的最高指導原則:
溫柔而堅定。
和大家共勉了。
ps :再次進入7-11時,楊明真的可以由貞媽只抱著看短短時間就離開了喔!
當然,再抱他看之前,一定要先做個「只能看一次」的告知,
並且在他真的乖乖下來時告訴他這種行為很棒--小人兒真的很吃這一套。